2020/11/9
天然氣壓縮機通常是由機體、曲軸、連桿、活塞組、閥門、軸封、油泵、能量調節裝置、油循環系統等部件組成。
工作原理是當天然氣壓縮機開始運轉時,曲軸在電動機的帶動下做旋轉運動,同時,在連桿的作用下,活塞也做著往復運動。
曲軸旋轉一周,活塞便往復運動一次。同時,氣缸內的吸氣、壓縮、排氣的過程也在進行,這就是壓縮機的一個工作循環。
為了減少壓縮機零件的損壞, 延長天然氣壓縮機的使用壽命,日常的維護與保養是非常關鍵和必要的。
日常保養工作主要包括:定期對設備進行潤滑以及換油、設備的防腐工作、定期校對設備的精準度等,
這樣才能最大限度的減少零件的磨損和故障, 使設備盡可能處于正常的工作狀態下。
具體的保養過程按時間一般分為季度保養、半年度保養和年度保養。
維護與保養天然氣壓縮機要掌握一定的方法,同時,也要遵守一定的原則和要求,
不得其法同樣不能達到延長機械壽命的目的。壓縮機要定期保養,不能等到壓縮機磨損到一定程度才意識到保養的重要性。
要謹記“養修并重,預防為主”,壓縮機的維護與保養是一個長期的工作,
要深刻認識到量變達到質變的道理,只有定期保養才能延長機器壽命。
同時,要正確處理“養”與“修”、“養”與“用”的關系,只修不養或只用不養都是徒勞的。
在維護與保養的過程中,要注意循序漸進,保證質量。逐項檢查,
不得漏查或漏保,保養過程中要注意及時記錄,出現問題及時向有關部門反映。
操作過程注意不能超過壓縮機的負荷,消除安全隱患。同時,
維護與保養過程注意校對設備的精準度,確保其靈活性;檢測設備的安全可靠性,防止出現危險事故。
天然氣壓縮機的維護與保養過程中存在著一些危險,需要操作人員能夠有效的識別,
從而采取有效的風險控制和削減措施,消除安全隱患。
目前壓縮機維護與保養的風險評價方法主要有作業條件危險性評價法,即LEC法以及預先危險性分析法。
L即發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按照概率的理論來看,必然發生事故概率為1,沒有可能發生的事故概率為0,
而可能性事故發生的概率介于0與1之間。以分數值來為事故定義,必然發生事故分數為10分,
必然不發生的事故分數為0,可能發生的事故分數介于0與10之間。E意為暴露于危險環境的頻繁程度。
人員在危險環境中出現的次數與危險性呈正比。若將連續出現在危險環境中的情況定為10,
罕見的出現在危險環境中的情況定為0.5,而介于兩者間的情況取中間值。C意為發生事故所產生的的后果,
事故所造成的后果影響不同,損害范圍不同,若將其用數字來表示,可將其定義在1至100這個范圍內。
輕微傷害或損傷最小的傷害分數為1,則嚴重傷害或損傷最為嚴重的事故定為100,那么其他事故的分數在1至100之間。
綜合三者,通過分數的加和,可在壓縮機維護與保養的過程中進行風險等級劃分,做出風險評估。預先危險性分析法是對一定的設備,定性指出其潛在的危險性以及可能存在的危害因子,
并指出可能發生的危險事故發生的原因、具體狀況、危險程度、波及范圍以及可采取的系列措施。
而危險事故判定的標準是通過危險評價指數得出的,具體的危險事故等級分為危險事件嚴重性等級和危險事件可能性等級。
危險事件嚴重性等級具體又分為災難性的、嚴重的、輕微的; 危險事件可能性等級具體分為頻繁、很可能、有時以及很小四種。
在壓縮機的維護與保養過程中, 工作人員可以通過危險評價指數確定危險事故的具體等級,
以此來確定所要采取的措施,以減少損失,確保人員的安全,同時,也達到延長機器使用壽命的目的。
本文詳細介紹了天然氣壓縮機的日常維護保養方法,一定要按期進行,這樣才能讓天然氣壓縮機的使用壽命更長久。
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安徽巨豐壓縮機制造有限公司官網:http://www.www.hcsdn.com/
安徽巨豐壓縮機制造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皖ICP備13019876號 免責聲明